关于英语词汇教学中感知学习风格的作用论文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词汇教学是英语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一种特有的习惯性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本文通过系统阐释学习风格的概念、特点、研究现状,揭示了学习风格对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作用,并由此提出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以期对广大英语学习者和教师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感知学习风格;英语词汇教学;启示
1引言
任何一种语言,词汇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词汇教学自然就在语言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也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尽管如此,词汇教学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1954年Herbert.Thelen首次提出“学习风格”这一概念,学习风格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种个别化要素,受到教育者们的关注。学习风格对于个体在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有重要影响,这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理论依据。
2感知学习风格概述
国内外学者对学习风格的概念各有独特的解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Dunn、Keefe等人从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的角度定义学习风格;Raneourt、Kolb等人,从类型角度描述学习风格;我国的谭顶良先生把学习风格界定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习惯性的带有个体特点的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易红,闫丽萍,2009)。Reid在20世纪80年代,对感知学习风格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学习者是通过不同的感官来获取学习经验的,每个人都有他自己偏爱的学习感知渠道或独特的学习方式。Reid(1987)认为感知学习风格是介绍学习者个体学习差异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是学习者个体组织、理解并记忆最终获取学习经验的感知渠道。学习者要采用多渠道地多感官地接受各类信息,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感知并且内化所学的知识。据此理论,Reid研究并设计出了一组感知学习风格偏爱调查表,在调查表中他将学习风格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视觉型、触觉型、小组型、听觉型、动觉型和个人型。有关学习风格与教学的研究表明,学习风格和教学是否匹配,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邓恩夫妇研究发现,“以学习风格理论为基础进行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谭顶良(1994)认为要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发挥学生学习风格的长处,还要使学生灵活调整其学习风格,减少或避免学习风格的不足。因此,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要多样化、灵活化。
3感知学习风格研究的重要作用
学习风格的'研究将推动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进程,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据此制定个别化教学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与他们的学习风格相一致的教学模式,其次,也要针对不同学习风格中的不足采取有意识的失配教学模式。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中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来满足那些具有不同感知学习风格的学生的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学习的进程中去。对于以视觉型为主的学习者来说,教师指导学生在听到一个新词时,要让学生学会在脑海里勾勒出该词的具体的形象;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己制作词汇卡片,随时随地进行词汇学习;讲解单词时,要求这些学生勤做笔记,以帮助他们加深对新词汇的印象;给这类学生布置作业时要多以写为主,听与写结合的方式等。对于以听觉型为主的学习者来说,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要求他们大声朗读背诵单词、对话和句型等,还可以适时地要求他们进行同伴互帮互学,一起讨论所学内容;给这类学生布置作业时要多以听为主,多布置听写任务,教师还可以介绍给听觉型学习者学识水平相当的广播电视节目或电影等让他们收听或收看。对于那些以触觉型为主的学习者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角色扮演、动作模仿等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词汇学习效率。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中,要完全兼顾各种不同感知风格来进行教学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认识、了解并运用感知学习风格来促进教学。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识别感知学习风格类型,必要时可以运用科学的测试工具,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教师也要尽量采取与学生感知学习风格相符的教学策略;作为学生也应该认识到感知学习风格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的优劣,扬长避短,学会扩展自己的学习风格,还要尽可能地适应与自身感知学习风格不相符的教学方式。
4结语
综上所述,学习风格对于学习者学习语言有着直接和间接的相关性。尤其是感知学习风格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相关研究对英语词汇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发意义。继续进行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个体差异,并据此提供相应的课堂活动、整合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模式,以实现词汇个别化教学。
参考文献:
[4]谭顶良.论学习风格及其研究价值[J].南京师大学报,1994,(3):47-48.
[5]易红,闫丽萍.学习风格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91-92.